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

湖南省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是湖南省2002年首批设立的17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基地以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为依托,以该院省级人文地理学重点建设学科和省级地理科学重点专业为学科专业基础。基地研究特色主要体现在突出人文地理学科特色,注重与地方实际问题相结合,致力于理论上的创新,力倡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围绕人居环境区域特征与演变机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区域人居环境模式的构建与政策响应研究、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图谱的体系构建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等领域,发挥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强化人地关系的学科优势,积极顺应我国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小康建设发展需要,富有创新性的开展了人居环境学研究。现今基地成员共有20人,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6名,高级工程师1名,博士11人,博士比例达到50%以上。

学科带头人刘沛林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毕业,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会议评审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湖南省第五至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

2019年主要科研成果

1.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177,旅游发展对乡村居民公民性的影响研究,2020/01-2023/1257万元.

2.代表性科研论文

[1]李伯华,郑始年,刘沛林,窦银娣.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的图式语言研究——以张谷英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9,39(11):1691-1701.

[2]李伯华,郑始年,窦银娣,刘沛林,曾灿.“双修”视角下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省2个典型村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09):1412-1423.

[3]李伯华,曾灿,刘沛林,窦银娣.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系统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以江永县兰溪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9,39(08):153-159.

[4]杨金华,章锦河,陆佩雯,胡欢,李克强.后现代旅游理念下的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以长沙县开慧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06):1287-1295.

[5]刘天曌,刘沛林,王良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路径选择——以萱洲古镇为例[J].地理研究,2019,38(01):133-145.

3. 社会服务

实验室参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二期)项目,主要承担了“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的人文要素认知及其度量刻画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大部分研究任务,目前已完成了7个阶段性专题报告,为中央政府提供胡焕庸线的政策制定、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城市与旅游学院

电话: 0734-8486601邮箱: hynuz1x@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