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最

【基本信息】

姓名

胡最

职称

教授

学位

理学博士

政治面貌


邮箱

fuyanghuzui@163.com

【个人简介】

胡最(1977-),男,湖南宁乡人,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中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农业文化遗产博士后,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保护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GIS、传统聚落、数字地形分析研究,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Heritage 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各类课题18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现任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专委会理事,中国数字地球学会文化遗产分委会理事,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古迹址保护协会会员,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理信息文化工委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空间综合人文社会科学论坛委员。E-mail: fuyanghuzui@sina.com.

【教育/工作经历】

  1 大学

  1997.09-2001.06, 湖南科技大学(原湘潭师范学院)地理系地理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2 硕士

  2004.09-2007.06,兰州交通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导师:闫浩文教授(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

  3 博士

  2011.09-2015.12,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汤国安教授(国家教学名师、万人计划)

  4 博士后

  2016.10-2022.06,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自然资源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闵庆文

  5 工作

  2001.08-2004.07 浙江杭州富阳万市中学 高中地理教师

  2007.07-至今 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 教师

3 海外研修

3.1 奥地利全额奖学金

  2016.01-2016.07,获得奥地利JESH全额奖学金资助(grant byJESH-2014-05)赴萨尔茨堡大学Z-GIS系进行访学,主要从事GIS支持下的流域水文特征提取分析。Adviser: Pro. Dr. Josef Strobl ( E-mail: Josef.Strobl@sbg.ac.at )

3.2 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

2019.02-2020.02,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访问学者资助,赴萨尔茨堡大学Z-GIS系进行访学。Adviser: Pro. Dr. Josef Strobl ( E-mail: Josef.Strobl@sbg.ac.at )


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作

1 发表在《地理学报》《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的论文

[1] A new Geographical language: a perspective of GIS.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 24(3):560-576. (SCI)

[2]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特征.地理学报,2015,70(10):1592-1605. “2018年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3]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空间特征.地理学报,2013,68(2):219-231. “2016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优秀学术论文”

[4]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地理学报,2012,67(7):667-678.

[5]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地理学报,2018,72(2):317-332.

[6]传统聚落文化景观基因的符号机制[J].地理学报,2020,75(04):789-803.

2 发表在《地理科学》的论文

[7]文化景观基因组图谱:传统聚落景观的科学语言.地理科学,2024,44(8):1309-132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收录)

[8]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地理科学, 2015,35(12):1518-1524. (中国知网高被引文章)

3 发表在《Heritage Science》(文遗产领域Top期刊)

[9]Visualiz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gene of traditional seetlement in China: a semiotic perspective. Heritage Science,2021 [SCI, ESI,A&HCI]

[10] A parameter to featuring the cultural landscape genes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in China: a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Heritage Science, 2024,5 [SCI, ESI,A&HCI]

4 出版专著

家园的记忆与表达—传统聚落景观图谱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20.10

【主要科研项目】

1 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组信息图谱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以湖南省为例”,编号:41771188,执行年限:2018.01-2021.12,经费:60万,结题,主持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编号:16ZDA159)子课题一“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体系”,执行年限:2017.01-2021.12,经费:10万,结题,主持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DEM的侧面地貌景观研究”,编号:41201398,执行年限:2013.01-2015.12,经费:25万,结题,主持

2 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湖南省古村落景观基因空间格局研究”,编号:12YJCZH073,执行年限:2013.01-2015.12,经费:7万,已结题,主持

[5]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库研究”,编号:11JJ6028,执行年限:2012.01-2014.12,经费:2万,已结题,主持

[6]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基于GIS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特征研究”,编号:12YBB032,执行年限:2013.01-2014.12,经费:立项不资助,已结题,主持

[7]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GIS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旅游感知研究”,编号:2015JJ6014,执行年限:2016.01-2018.12,经费:5万,已结题,主持

[8]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GIS支持下的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数字化方法研究”,编号:15YBA052,执行年限:2016.01-2017.12,经费:1.5万,已结题,主持

[9]湖南省社评审委基金“湖南省县域社会济空间格局图谱”,编号:XSP17YBZC008;执行年限:2018.01-2020.12,经费:立项不资助,主持,在研

[10]湖南省社科规划重点基金“历史文化村镇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体系”,编号:17ZDB050;执行年限:2018.01-2021.12,主持,结题

[1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地理信息特征理解”,执行年限,2022.01-2024.12;主持,在研

[12]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后补助项目“湖南省红色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知识图谱构建”,2025.01-2026.10;主持,在研

[1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特征参数和关系超类的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知识图谱构建”,2026.01-2028.12;主持,在研

专业建设与教研教改

[1]湖南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产-学-研’协同的地方高校地理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策略-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2023.01-2025.12;主持,在研

[2]湖南省一流精品课程线下课程“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执行年限:2021.01-2023.12;主持,在研

[3]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面向转型的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执行年限:2018.01-2021.12;主持,已结题

[4]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地理信息科学“,执行年限:2023.01-2025.12;主持,在研

【荣誉/奖项】

[1] 2020年4月,“历史文化村镇景观保护的理论、方法与技术集成”,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2022年4月,衡阳市第四届优秀社科专家提名奖

[3]20239月,第四届中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

【人才培养】

热烈欢迎有志从事空间综合人文社科学、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数字遗产、数字挛生、游戏软件(数字遗产方向)、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图谱(空间数据智能挖掘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方向)、遥感数字图像智能提取(传统村镇空间形态识别与提取方向)和算法设计(自动驾驶、空间数据挖掘、地理流、APP应用软件开发等方向)等相关研究的青年学子加盟研究团队。

团队热烈欢迎人文地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规划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有志从事创新研究的优秀本科生(团队多次指导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本科生获得易智瑞杯、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技能竞赛等全国性赛事奖项以及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指导优秀本科生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热带地理》等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开发了多款APP应用软件,创办了地理信息初创公司)。

 Copyright. 201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城市与旅游学院

电话: 0734-8486601邮箱: hynuz1x@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