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智构乡貌,墟境新生——乡土文化的数智化传承

7月5日,院“汇聚青春正能量,共筑九泥古村梦”实践团联合衡阳师范学院传统村落综合调查研究课程组在祁阳市九泥古村开展了“智构乡貌,墟境新生”的科研活动,完成了九泥古村落整体风貌的抓取,实现了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


70AF3


前期采集数据时天气炎热,滚烫的热浪在青石板路上翻涌。实践团成员们无惧高温“烤验”,全身心投入工作。实践团成员双眼盯操控屏,手指在无人机摇杆上灵活跳动,无人机如灵动的飞鸟,沿着预设航线精准盘旋,多组镜头从不同角度捕捉古建筑的每一处细节。与此同时,带队老师刘媛正熟练操作全站仪,眼神专注地锁定目标点,将古村建筑的关键数据一一收录。汗水滑落,衣衫浸他们依然专注工作,力求每一个数据精准无误,为古村落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可靠基础。


75FEC


此次科研活动,实践团创新运用无人机快速建模与UE场景渲染技术,实现VR的高效应用。无人机依托倾斜摄影技术快速建模,构建出九泥古村完整的三维数字模型。结合UE引擎强大的渲染能力,古村在虚拟世界中焕发出别样生机。实践团成员在不同时间段多次采集数据,精准模拟了太阳高度角与方位角的变化。四季更迭系统让古村的春夏秋冬在虚拟时空中依次绽放,一天内不同的光照渲染,从清晨的薄雾到黄昏的余晖,光影在青瓦白墙上流转,营造出逼真的沉浸感。用户戴上VR设备,便能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村在不同季节、不同时刻的独特韵味。




在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环节,九泥古村的三维VR可视化效果惊艳全场。“本次活动完成了前期传统村落VR虚拟体验馆的数据采集工作,后续还会开展智能挖掘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色,并构建相应的知识图谱,增强传统村落本身特色文化IP的数字重构后续还会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做更多的服务运用。实践团刘媛老师介绍道。


17E37B


此次活动是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我为家乡规划献计策”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重要内容同时是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合的生动实践。实践团用科技之笔,为九泥古村描绘出一幅数字时代的崭新画卷,让古村落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探索,为更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5B235




数据采集:陈康晟 黎晨

数据生成与设计:刘媛 范乐


 Copyright. 201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城市与旅游学院

电话: 0734-8486601邮箱: hynuz1x@163.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