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简介

“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Digitalization)于2013年批准建立。实验室在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背景下,面向传统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产业化利用需求,基于依托单位学科基础和资源优势,结合湖南省古村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产业化应用的实际,重点围绕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领域,开展古村镇文化遗产的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数字化实现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1. 实验室依托平台

实验室主要以衡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以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资源数字化开发与管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为研究骨干,同时依托所支撑的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实验室的组织结构与成员

组织架构(验收)

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实验室主任为刘沛林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郭华东院士,实验室现有成员32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授20人,博士25人。另外,实验室聘请了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所、湖南省旅游局、湖南师范大学、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山大学等单位的科研技术人员作为兼职研究人员。

3. 实验室研究方向

1)聚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识别与提取方向

主要研究基于景观基因理论的文化遗产多层次、多维度特征提取,为数字化建模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实现方向

主要研究景观基因视角下的聚落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基于参数化建模方法的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形式的智能化集成和基于情景化建模方法的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等。

3)数字文化遗产的创意旅游应用方向

主要研究古村镇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在乡村规划、特色小镇建设和旅游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4. 2019年主要科研成果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研究论文35篇,其中SCI论文1篇,在《地理科学进展》等中文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篇。

5. 2019年社会服务方面

实验室参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胡焕庸线”时空认知:“聚焦总理三问”(二期)项目,主要承担了“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发展不平衡的人文要素认知及其度量刻画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大部分研究任务,目前已完成了7个阶段性专题报告,为中央政府提供胡焕庸线的政策制定、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响应国家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政策的实施,实验室团队主动开展一系列村庄规划的社会服务。受郴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承担宜章县黄家塝、林家牌、水尾村、双溪村,临武县石门村、坦下村等6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共计54万元;受衡阳市白沙工业园委托,承担南江办事处高栗村、荷曙村、新塘村村庄规划,共计15万元。用于指导当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工作,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Copyright. 201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城市与旅游学院

电话: 0734-8486601邮箱: hynuz1x@163. com